2021年 云南亚洲象群“北上南归”成为年度热词 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 这段长达数月的奇妙旅行 也成为一次赢得广泛赞誉的 科学之旅、探索之旅、保护之旅 时隔一年 3轮同步监测显示 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已超过300头 一年来 在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 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云南亚洲象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 2021年,通过守护亚洲象顺利北上南归,云南在对亚洲象的保护中收获并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也为未来科学、有效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今年以来,随着“林长制”的全面推行,我省全面压实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个州市各级林长主体责任,将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依托“林长制”工作机制,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亚洲象保护管理体系,强化宣传、林草、公安、民政、农业农村、应急、交通运输等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加强人象管理,提高综合管理效能,促进人象和谐。 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认为,2021年亚洲象北上南归过程中,由国家林草局指导,省级、沿途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等多个专项工作组积极配合,形成上下协同、前后衔接、专业有序的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国内外野生动物专家对此次象群北移处置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意见建议,各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布防工作,共同促成了科学、有序、规范、高效地帮助北移亚洲象群顺利南归。在此过程中,云南在实时监测、提前研判、疏散转移群众、科学引导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经验。 随着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防控一体化体系。在组织实施亚洲象群监测预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聘请专职人员或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组建专业护象队进行跨区联动。人随象走,一群一策,精准管理。目前,已经构建了全国首个集野生动物保护、监测预警为一体的智能化体系,组建了监测预警专业护象队伍,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组织开展亚洲象分布区安全隐患排查,对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亚洲象分布区内有可能危及亚洲象安全的蓄水池、沟渠、高压电线等进行排查清理,及时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地保护人象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