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驻村的第一书记李微要回原单位,秋那桶的村民急了。“村里的这些项目怎么办?会不会搁置?”“公司怎么发展?”“酒店怎么运作?” 村民手写的请愿书。刘彪摄 “恳请留下来!”在秋那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贵林的提议下,村民联名给中交集团写信,恳请李微留任,继续一起建设秋那桶。 在请愿书上,306个村民摁下鲜红的手印。余贵林说,“秋那桶村有9个自然村306户1042人,这是全村人的心愿。” 秋那桶村,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的一个行政村。过去的秋那桶,土地贫瘠,耕地稀缺,村民生活全靠传统的玉米、荞麦种植和猪鸡养殖为生,经济来源少。2019年以前,村集体经济一直为零。 秋那桶村。刘彪摄 怒江州曾经是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在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怒江发展的“头等大事”。 中交集团从1995年起就开始帮扶怒江州4县(市),并于2019年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助力秋那桶村脱贫攻坚工作。2021年3月,李微主动请缨到秋那桶村担任第一书记。“来了之后才发现,秋那桶村既无法像搬迁社区那样买铺面、建扶贫车间、开超市,也难以走土地广、林地多村寨的规模化种养路子。”李微说。 但秋那桶村急需闯出一条适宜自己发展的路子。“什么样的产业是真正适合秋那桶村、能让群众持续增收的?”驻村伊始,发展的难题就摆在了李微面前。 怎么办?“乡村振兴项目多,基础设施建设多,各级党委政府也都支持发展本土建筑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在工程建设行业干了16年的李微,敏锐地发现了秋那桶村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持续发展增收的良好契机——成立村里自己的建筑公司,承接中交集团帮扶项目及地方政府“以工代赈”工程项目。 2021年10月,秋那桶村成立了怒江州第一家由村集体控股的建筑公司——烁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所聘工人主要以秋那桶村村民为主,同时辐射周边村组。 没过几天,中交集团就派出技术团队到秋那桶村,对工人进行支架、钢筋等技能和安全生产、财务核算、效应管理知识培训,而集团工程项目运营模式也顺理成章地嵌入了建筑公司。这也就完全打消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种种顾虑。 因为活多、待遇稳定,村民们干得风生水起,也很快吸引了很多在外务工的本村人回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