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遗产大省,云南拥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保护区、中国南方喀斯特之石林、澄江化石地、红河哈尼梯田5项世界遗产,占中国总数量的约1/10。 “追云记”推出#云南的世界遗产地#特辑,将带您领略云南这5个独具魅力的世界遗产地,今日推出的是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 位于云南省玉溪澄江市 美丽的抚仙湖畔的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是很多小朋友很爱去的一个博物馆 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这个神奇的、令很多人流连忘返的博物馆,能带我们穿越到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进而窥探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的故事。 5亿年前,澄江这片土地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生活着一种外形像鱼的动物——昆明鱼,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被称为“天下第一鱼”,也是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凤娇昆明鱼化石修复图 “作为地球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昆明鱼是我们人类5亿年前的祖先。人类身上的核心器官,它都具备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原馆长,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陈泰敏介绍。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北的帽天山上,便是澄江化石群首发点所在地,首先发现者是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侯先光教授是“中国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者和研究奠基人;2006-2010年任国际古生物学会副主席;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 1984年7月1日,经过多日的艰辛挖掘后,在云南晋宁、澄江一带做野外考察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在帽天山首先发现了澄江生物化石群,开启了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的全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