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视窗,打造昆明新闻资讯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视窗,昆明在线,玉溪热线_昆明新闻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www.ymwears.cn  as  test   1  xsstesta

人物故事丨刘飞:将技术成果“种”在乌蒙大地上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昆明热线 发布时间:2022-02-12

水磨的山,山清水秀。每到夏天,这里的山坡上,连片的马铃薯开着白的、紫的花,郁郁葱葱,美不胜收。10月,在金黄的秋色里,极目远望,绵延的千亩马铃薯在秋日的阳光里泛着丰收的景象。

这一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

“让老百姓能够通过种植马铃薯有上万元的收入。”这是鲁甸县水磨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高级农艺师刘飞的“中国梦”。

从年幼看到父辈在田间劳作,刘飞深深地体会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不易,立志要靠知识改变父老乡亲的贫穷面貌。 正是体会到了父辈的艰辛劳作,让刘飞在考大学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农学专业。从此,他便与农业技术推广和良种推广结下了不解之缘。

1.jpg

群众创收的引航员

水磨镇滴水村长梁子村民小组的张兴祥捧着一窝硕大的洋芋,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家种植的马铃薯又是一个丰收年。说起刘飞,他连连称赞道:“刘老师不仅是技术专家,手把手教我们种洋芋,还能带领我们脱贫奔小康。”

几年前,张兴祥还没有掌握马铃薯种植技术,家境十分贫寒。2017年参加刘飞主讲的马铃薯培训班后,在刘飞的帮助下,他种植了10亩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除去成本,当年就赚了2.3万元。2018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01亩,收获种薯280吨,合作社以1500元/吨收购,毛收入42万元,除去成本纯利17万元。

与张兴祥相似的还有卢应德、龙正玉、李寿聪、杨春等一大批因刘飞马铃薯团队推广马铃薯新品种种植而摆脱贫困、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的脱贫致富经历在当地起到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

在脱贫攻坚战中,刘飞以敬业爱民的情怀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和他的团队将马铃薯确定为脱贫帮扶的富民产业,从品种替换、技术推广到理论培训、田间操作,全程跟踪服务,他们的真帮实扶赢得了百姓的称赞。

近5年来,刘飞带领的马铃薯团队,在水磨镇每年带领全镇44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7088人发展马铃薯种植2.7万亩,每年增产1200万公斤,增加贫困户经济纯收入1800万元。同时,刘飞牵头创办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就地解决贫困户就业250余人,每年在合作社上班6个月左右,年人均工资超12000元。

2.jpg

锲而不舍的科研员

“让科技成果造福百姓!”这是刘飞最大的心声。经过几十年对马铃薯的研究,刘飞带领的马铃薯团队掌握了一门较为完整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牵头创办的云南省鲁甸县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鲁甸县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承担了10余个马铃薯科研及推广项目,全部验收合格。

2018年,马铃薯微型薯种植的原种经省、市、县联合验收,实测亩产量达到3930.25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量800公斤增产3130.25公斤,增产391.28%,创造了中国南方马铃薯微型薯亩产最高记录,为中国南方推广脱毒种薯提供了科学的实践依据。同时,通过推广抱窝栽培及高产栽培技术,使马铃薯原种成本从每吨5000元降低至1250元,这项技术破解了中国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的瓶颈,让脱毒种薯快速推广成为现实,同时颠覆了马铃薯科技界的脱毒种薯4级繁育理论,在马铃薯科技界引起轰动,得到了广泛赞誉。

上一篇:新春走基层丨下好先手棋 争创开门红

下一篇:没有了